氯化聚乙烯的改牲主要分為化學改性和物理改性?;瘜W改性又分為接枝共聚改性、嵌段共聚改性、化學及輻射交聯改性等;物理改性分為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包括增強改性等)。
氯化聚乙烯的化學交聯主要是在氯化聚乙烯樹脂中加人有機化合物(常用過氧化二異丙苯)作為交聯劑,然后在壓力和175~200℃的溫度下交聯。
接枝聚合是最常用的改性聚合方法。所謂接校共聚反應是在氯化聚乙烯的主鏈上將作為支鏈的不同種高分子結合上去的一種反應。當然也有采用過氧化物、放射輻照或其他有關方法進行反應。
接枝方式的共聚合反應可以獲得良好的混合狀態,其分散界面是以化學方式結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同時又因為氯化聚乙烯本身是無極性材料,和其他材料親和性不好,如將具有極性的單體以接枝共聚合反應結合至氯化聚乙烯分子主鏈上時則會增大這種親和性,由此使可以改善其粘接性、印刷性、染色性等性能。例如,氯化聚乙烯接枝丙烯酸單體所得產品則會改善其在鋁箔上的粘合性;加入丁二烯單體接枝共聚合反應的制品,可以提高耐熱性、耐應力開裂性。
氯化聚乙烯的共混改性是氯化聚乙烯與其他高聚物等物質進行共混,用擠出機、輥煉機等設備而制成新材料。共混過程中往往包含化學接枝或交聯反應,以提高共混的改性效果。
氯化聚乙烯的填充改性是在氯化聚乙烯的成型加工過程中加入無機或有機填料,不僅能使制品價格大大降低,而且能顯著改善材料的機械強度、耐摩擦性能、熱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等,并改善氯化聚乙烯的易膨脹性及易蠕變性等,所以填料既有增量作用,又有改性效果。常用的無機填料有碳酸鈣(包括輕質碳酸鈣和重質碳酸鈣)、滑石粉、云母、高嶺土、二氧化硅、硅藻土、硅灰石、炭黑等。
此外,氯化聚乙烯可加人脂肪酸酰胺作表面潤滑劑,以減少薄膜的粘附性;加入0.5%~2%的聚丙烯可提高其透明性;表面用電子沖擊(使其表面氧化)處理,可改善其印刷性能。
上一條: 無
下一條: 硬脂酸鋅和硬脂酸潤滑劑區別是什么?